宁津游戏网-一起玩游戏-好玩的游戏乐园
当前位置: 首页 > 游戏攻略

看着他死,焦裕禄的奉献与牺牲

来源:小编 更新:2024-10-07 03:36:16

用手机看

扫描二维码随时看1.在手机上浏览
2.分享给你的微信好友或朋友圈

看着他死的背后故事:焦裕禄的奉献与牺牲

1964年5月14日,焦裕禄,这位被誉为“县委书记的榜样”,在生命的最后一刻,向组织提出了一个令人泪目的请求:将自己的遗体运回兰考,埋在沙丘上。他说:“活着我没有治好沙丘,死了也要看着兰考人民把沙丘治好。”这句话,不仅是对生命的执着,更是对人民的深情厚谊。

苦难的童年,坚定的信念

1922年8月,焦裕禄出生在山东淄博一个贫苦农民家庭。青少年时期,他经历了太多的苦难。7岁上学,学习刻苦认真,考试成绩总在前几名。家乡遭遇灾荒,家境十分贫困,11岁的焦裕禄被迫退学,跟随穷乡亲推着独轮小车,运煤卖煤。在那个暗无天日的旧社会,焦裕禄的家庭和广大劳动人民一样,深受帝、官、封三座大山的残酷压迫和剥削,过着悲惨至极的生活。

投身革命,为民族解放而战

日本鬼子侵占了山东博山,为了家人的生活,焦裕禄被迫到黑山煤窑当小工。每天要干十几个小时的重活,得到的仅仅是一点橡子面,连自己的肚子也填不饱。父亲因无钱还债,被地主活活逼死。眼泪未干,焦裕禄又被日本鬼子抓到抚顺的一个煤窑作苦工。在日寇、汉奸的刺刀威逼下,他每天在煤窑里干十五个小时以上的苦工。每当工友们不幸死亡的时候,焦裕禄的心比针剌还要难受。他不忍受日寇的压迫,毅然投身革命,为民族解放而战。

兰考人民的楷模,治沙英雄

生命的最后时刻,对人民的深情厚谊

1964年5月14日,焦裕禄因劳累过度,突发心脏病逝世。在生命的最后一刻,他对组织的唯一请求是:“将自己的遗体运回兰考,埋在沙丘上。活着我没有治好沙丘,死了也要看着兰考人民把沙丘治好。”这句话,充分体现了焦裕禄对人民的深情厚谊,也彰显了他为民族、为人民无私奉献的精神。

焦裕禄精神永存,激励后人

焦裕禄的一生,是奉献的一生,是奋斗的一生。他的精神,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。今天,我们缅怀焦裕禄,就是要学习他坚定的信念、无私的奉献、顽强的拼搏精神,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。


玩家评论

此处添加你的第三方评论代码
Copyright © 2019-2024 宁津游戏网 版权所有